7月16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主席说,新西兰有一句毛利谚语:“当你面向太阳,阴影终将消散。”我们对人类合作战胜疫情充满信心,对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充满信心,对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围绕3个“信心”,多位拥有丰富外交工作经验的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与记者分享了他们的感受。
不只讲给拜登听更是讲给全世界人民听!
“本次会议,是在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以后,中美领导人共同出席的首场国际视频会议。”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季志业说,就在此前,拜登政府出台的《国家安全战略临时指南》把中国确定为“唯一对手”,召集北约领导人、首届美日印澳领导人以及七国集团领导人等峰会,并安排了一系列与西方领导人的会晤,所谈议题均围绕着联合盟友与中国竞争与对抗。美国国会更是出台一系列法案,加大对中国的竞争与制裁力度。美国政府还在我国的香港和新疆等事务上,横加干涉;在台湾事务上更是不断挑衅中美关系的底线,美国议员登岛,美舰多次穿越台湾海峡。“这次讲话,不只是要讲给拜登听,也是讲给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的领导们听,更是讲给全世界人民听。”
在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宋敬武看来,这次会议是在三重维度“裹挟”的国际形势下举行的:第一重,尽管多方努力,但疫情并未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根本控制,世界仍部分处在“脱节”“分割”状态,人们期盼的后疫情时期并未到来;第二重,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坚持冷战思维,致使亚太地区热点升温,中美、俄美、俄欧关系持续紧张;第三重,美国政府奉行美国优先经济政策,大肆放水印钞,导致全球经济出现危机兆头。
中国的主张与建议,才是大国该有的样子!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有两个关键词:一是责任,二是开放。这对于亚太国家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都具有重大意义。”出差路上,为了回答我们的提问,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会长韩方明不惜牺牲休息时间。
“首先,作为一个有担当的大国,在抗击疫情的时候,中国推己及人,不仅自己成功遏制了疫情,还给世界带来了尽可能多的帮助,这是负责任大国的态度,这是建设亚太命运共同体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迈出的坚实步伐;其次,习近平主席再次阐明了中国对推动世界经济合作的决心,对全球化不遗余力的支持。这当然不仅是只为了中国,更有利于全世界。”韩方明表示。
“学习了讲话全文,一个深刻的感受是,中国领导人为了各国人民的共同命运、为了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提出了积极的主张和建议,展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无所畏惧、以积极乐观向上的姿态迎接各种困难和挑战的气度和风格。”在季志业看来,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强调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高瞻远瞩,强调包括中美两个大国在内的亚太地区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就在上周五,中国上半年GDP增速收获12.7%好成绩的消息已为全球知晓。据多个国际机构预测,今年我国GDP增速将超过8%,美国经济反弹可能超过6%,亚太经济是世界引擎的判断,符合实际。
“习近平主席号召,‘早日战胜疫情,恢复经济增长,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是亚太各成员当前最重要的任务’,这显然是要把美国所主张的世界主导权的争夺和地缘政治利益的竞争,向着共同战胜疫情、恢复经济增长方面引导。与此同时,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再次展示了中国政府的大国担当,表示要在已经提供5亿剂疫苗的基础上,未来3年还要为亚太经合组织战胜疫情提供30亿美元的子基金;承诺继续以开放的姿态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承诺继续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计划。”季志业这样说。
确定性与方向感何来?对自己,对世界都有信心!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主席的话,让很多人找到了确定性与方向感。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回答了人们的关切。”在宋敬武看来,讲话中传递出了4点主张和建议。
其一,呼吁各国加强抗疫国际合作,展示出中国要进一步推进抗疫国际合作并发挥积极作用的决心和对人类合作战胜疫情的信心。
其二,提出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抑制负面溢出效应,携手共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担当和对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充满信心。
其三,提出坚持包容可持续发展理念,再一次表明了中国在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对世界的承诺。
第四,提出把握科技创新机遇,这一建议回应了一些西方企业家对中国在数字经济政策的疑虑,亮明中国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的坚定立场,即共创共享亚太繁荣美好的未来。
(记者崔吕萍)
来源: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