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提案工作 > 办复选登

上海政协提案选登:关于依托自贸区新片区建设全球资金(财资)管理中心的建议
发表时间:2021-03-31

※背景情况※

2020年是上海金融中心和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建设的关键之年,后者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和突破对前者意义重大。在香港的社会和经济动荡负面影响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而新加坡等地积极进取的背景下,我们认为,依托上海自贸区新片区,上海应迅速建立战略并采取具体行动方案,推进建立全球财资管理中心(TreasuryCenter),这亦是中国应对全球价值链/资金链重构的重要战略。

企业财资中心(corporatetreasurycenter,CTC)是指跨过企业内设部门,集中管理全球各地分支和关联公司的资金、融资、外汇兑换、投资和对冲等财资活动,从而提升公司整体财务、资金运作效率并管理金融风险。

目前,香港与新加坡是亚洲地区最为重要的两个财资中心。香港与新加坡在财资中心方面的共同优势包括:1)资金自由流动、外汇自由兑换;2)成熟的金融市场以及领先的融资平台;3)低税率、有竞争力的税制;4)独立完善的法律制度;5)人才自由进出,各领域专家汇聚;5)与全球市场深度联结。

※问题及分析※

根据安永的报告,在亚太地区,约有4200家企业将地区性总部设在新加坡,1389家设在香港。选择香港的企业通常在中国有大量往来业务,总部设在新加坡的企业则更关注整个亚太市场。而将地区性总部设在上海的为470家。

一段时间以来,新加坡在打造财资中心的政策框架方面行动积极,以税率为例,香港对符合资格企业财资中心的财资业务相关利润的利得税率为8.25%,而新加坡这一税率是8%。同时,新加坡的税收协定网络数量(86)也远多于香港(40)。在香港社会和经济面临一定动荡的局面下,新加坡的积极进取意在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向新加坡。

同时,在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正在经历重塑。首先,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正在发生趋势性变化,一方面,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关税短时间内无法去除,加之中国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跨国公司正在或计划将全球化出口的产品生产线迁离中国;另一方面,将中国定位为消费市场、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投资持续流入。其次,中国以出口为导向的民营企业开始更多考虑在亚太乃至全球布局,此前中国布局海外的企业通常选择香港作为财资中心。

在中国加大金融市场开放的大背景下,全球价值链重构为上海依托自贸区新片区先行先试,打造全球(第一步是亚太)财资管理中心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迫切要求。建设财资中心的制度安排,将有助于吸引更多全球跨国公司将亚太地区性总部设在上海,也有助于中国企业将上海作为全球布局的总部,是上海切实打造全球性金融中心的基石,也是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在跨境资金流动管理领域达到国际水平的必要条件。

※建议※

上海依托自贸区新片区打造资金(财资)管理中心,需要克服在资金跨境流动、金融监管税收和法律几个方面的短板,同时依托中国市场的巨大容量、势能和潜力,大胆探索,假以时日,方能见效。我们建议,可以通过市商务委遴选若干试点企业,在资金跨境流动、金融监管、税收和法律方面大胆给出探索空间,吸引大型跨国企业以立足中国市场为长远战略而建立全球资金(财资)管理总部。

1、资金跨境流动。

目前,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在离案/在岸(一线/二线)之间资金流动中还有诸多管制,由于外汇管制的必要性,全面放开面临风险,但针对试点企业,可以考虑不事前审批但采取事中事后监控的措施,在保持宏观审慎管理的前提下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先行先试探索路径。对于资金流动的账户,建议不具体设定人民银行的FTA账户、外汇局的账户,或者未来本来币一体化的账户,同样处理。

2、金融监管。

在自贸区新片区的离岸市场,考虑国内金融监管豁免。

3、税收。

和跨国企业有关的财资业务大多是流转业务,要担负流转环节的增值税,税负很高,建议简化和降低增值税率;在所得税15%的基础上,参照香港、新加坡,考虑10%左右的所得税;同时,对于财资业务相关的税收,考虑非多维度税收竞争力的安排。为降低创新和实施难度,可以对企业财资中心进行资格认定,并设立单独法人体系。

4、法律。

中国的法律体系是大陆法系,而成熟金融市场和机构大多为英美法系,法律体系的不同给财资管理带来难度,例如保证金、抵押金的计算等等都和英美法系不同。建议在自贸区新片区,对标国际最佳实践,例如巴塞尔协议、G20框架下的规则等,尤其是在离岸市场,建立独立的理发空间,赋权企业可以自主选择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