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情况※
新型就业群体主要包括灵活就业人员和平台就业人员两大类。新型就业群体的权益保障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且是一个多年以前就摆在我们面前、亟需重视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基于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等“四新经济”催生而出的新型就业群体,一天天在生长,一年年在扩大,发展至今,可以说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已密不可分,与企业的生存发展休戚与共,与城市的正常运行紧密相连。
重视解决新型就业群体的权益保障问题,不仅关系到从业人员的基本权益和正当利益,也关系到老百姓的高品质生活,同时关系到本市扩大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规范市场用工秩序以及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可持续发展。上海是新型就业形态发育较早、成长较快的地区,如果不及时有效应对,或者说处理不当,有可能演变为制约和影响城市健康发展的社会问题。
※问题及分析※
市总工会在2018年开展了全市第八次职工队伍状况大调研,相关数据显示,以货运驾驶员、物流快递员、护工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商场信息员、网约送餐员、房产中介员、保安保洁员等八大群体为代表的新型就业群体约150万人。劳动关系难以界定,劳动权益难以保障,劳动纠纷难以调处等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也是在当年,市总工会与市政府召开联席会议,就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工会会员专享基本保障达成共识,截止2019年底,工会系统累计解决了10万余新型就业人员基本保险缺失的问题,但这只是具有拾遗补缺性质的权宜之计,而不是解决该问题的治本之策。
2019年,市总工会就“八大员”新型就业群体的权益保障问题开展了专项调研,问卷调查、座谈交流、实地走访共涉及52家用工单位和1835名从业人员。52家用工单位分布在货运驾驶、物流快递、护工护理、网约送餐四个行业,职工总数为47170人,其中新型就业群体人员31932人,占比67.7%。通过调研发现,新型就业群体人员有这么几个特点:
1、以男性为主,总体占比为64.34%。护工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商场信息员以女性为主,分别为90.57%、97.78%、72.94%。
2、以中青年为主,50岁以下的占比79.55%。物流快递员、网约送餐员较为年轻,18-30岁占比分别是67%、71%;护工护理员较为年长,以40-60岁的中老年为主,占比是72.78%;家政服务员、商场信息员以30-50岁的中年为主,占比分别是79.63%、67.43%。
3、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占比为60.14%。但商场信息员、保安保洁员、房产中介员多数为本市户籍人员,占比分别是65.14%、78.18%、65.69%。
4、以无技能无职称人员为主,占比59.7%。初级或中级职称人员,占比30.68%。
5、以超时工作和收入中等为主。81.29%的人每天平均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68.4%的人每周休息时间少于2天。月平均收入在4000-6000元的人数最多,占比36.82%,月平均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人数占比可达33.66%。其中,货运驾驶员、家政服务员、网约送餐员过劳现象较为严重,每天平均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的比例分别是46.48%、60%、58.58%,74%的网约送餐员每周休息时间少于1天,但货运驾驶员、家政服务员、网约送餐员收入水平较高,月平均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人数占比分别是51.59%、67.41%、89%。
6、与用工单位关系复杂,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的现象比较普遍。
※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0月与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明确要求,工会组织“要做好快递员、送餐员、卡车司机等灵活就业群体和平台就业群体的入会和维权工作”,并强调指出,“这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下出现的新就业形态群体,既是劳动关系领域中相对弱势的群体,又是容易出现风险矛盾的群体,要通过多种有效方式,把他们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使工会成为他们愿意依靠的组织。当然,我们不仅仅是只靠工会,但工会要做好工作。”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解决新兴就业群体的权益保障问题指明了方向。
我们认为,随着“四新”经济、共享经济、零工经济等的深入发展,新型就业群体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还将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势头。为维护好、发展好新型就业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建议:
1、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相关各方都要深化认识,增进共识,态度更加积极,行动更加坚决。人民政府人民爱,人民政府爱人民。特别是政府职能部门要切实将重视解决这一问题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推动此项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书。
2、要加强调查研究。政府职能部门要排摸梳理新型就业群体的分布结构、人员规模及发展趋势,并针对该群体劳动关系、收入保障、职业风险、法律保护等问题,从健全完善现行法律法规、研究制定相应政策措施等方面,提出对策办法。
3、要创新社保模式。要本着“只要就业就应该有保障,灵活就业就灵活保障”的工作思路,尽快研究制定适合新型就业人群的缴费参保方式,解决现行基本保险制度覆盖不到位的问题。同时要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将更多灵活就业人群纳入工会会员互助保障计划中来。
4、要强化协同治理。包括:在有条件的新型就业群体中探索推行书面劳动合同。推动行业协会制定行业用工规范、行业劳动定额标准等,通过行业自律来规范劳动用工秩序。将新型就业群体权益纠纷纳入劳动争议调处和劳动仲裁范围。加大执法力度,通过日常巡查、专项检查、举报投诉等形式,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有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