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提案工作 > 工作动态

为夺取“双胜利”凝心聚力——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提案摘编
发表时间:2020-04-16

编者按:

当前,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4月8日,武汉“解封”,离鄂离汉通道有序恢复交通运输,这是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的阶段性重要成效。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国内外疫情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如何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仍然需要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并付出艰苦努力。

本期“关注”版刊登部分有关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全球抗“疫”等方面的提案摘编。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已将这些提案以参阅件形式送承办单位参考,确保这些提案及时发挥作用。

民革中央:推动疫后经济快速恢复发展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前释放投资项目

一是减少审批手续,加快审批进度。扩大项目储备,加快规建进程,提前释放项目。采取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压缩审批时间。

二是线上发布项目需求清单。提前锁定生产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签约,帮助企业获得业务和贷款。通过提高预付、提前付款等方式,维持关联企业的现金流,帮助企业度过资金难关。

三是引导企业做好风险防控,加强信用管控,依法依规精简程序,严格契约管理,做好合同后管理。

二、加大临时纾困基金支持

一是设立临时纾困基金,以专项基金的形式向中小微企业发放。

二是扩大基金规模,发挥杠杆作用,与金融机构形成合力支持中小微企业。

三是扩宽基金来源,增加公有制企业出资。对非政府出资额由财政全额贴息,以向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息或免息贷款。

三、发挥供应链金融作用

一是完善供应链金融支持政策,放开准入限制,列明负面清单,扶持供应链金融发展,设立稳定运营的供应链应急准备基金。

二是商业银行通过供应链金融公司,向供应链条上的中小微企业输血,打造高级别供应链险种和风险基金。

三是供应链金融公司上下游直接和间接客群提供资金支持,紧密联系关联供应企业。

四、推进市场经济改革

一是扩大资本流动,破除各类市场垄断,开放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引入国内外市场资本。积极降低各类成本,放宽基础产业准入,以管资本为切入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二是加速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加快技术升级。大力加强人工智能等新基建,快速发展线上消费等工作生活业态。尽快制定企业技改的优先支持目录,助推核心技术自主化。

三是完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用法治保障标准落地。明确优化营商环境为政府工作部门的共同任务,把企业感受度作为衡量指标,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营商环境评价。

民革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产生以下几方面影响:一是特种养殖业受到直接冲击,降低产业扶贫的收益和成效。二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第三产业经济效益下降,直接传导并损害就业需求,影响脱贫攻坚成效巩固。三是疫情再次暴露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软硬件不足,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有限等问题。四是基层干部既要应对脱贫工作的验收检查,又要面对防疫工作的巨大压力,负担很重。

建议:

一、做好相关产业转型、扶持工作。在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充分考虑政策对特种养殖业的影响,通过调整产业规划、出台补偿政策等,引导受影响特种养殖户转型增收。建立健全野生动物许可证制度,明确相关部门职责权限,正确区分按照家畜家禽管理的野生动物,掌握执法边界,做好检验检疫,确保野生动物的非食用人工繁育和利用用途。加大金融帮扶力度,适当延长受疫情影响还款困难养殖户的还款期限,鼓励保险业金融机构开展特种养殖业保险增品扩面,防止特种养殖户因债、因政策调整返贫。

二、充分保障就业。摸清贫困地区就业情况,强化用工方与务工方精准对接。支持本地小微企业开发就业岗位。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近就业机会。排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就业情况,力争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户至少一人稳定就业,确保有持续稳定收入。

三、提升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群众卫生意识。加大农村公共卫生投入,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服务条件,保障乡村医生合理待遇,提升农村公共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勤打扫、勤通风、勤洗手、不乱扔垃圾,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爱护环境卫生。

四、给予基层干部更多关爱。梳理和精简基层考核检查体系,减轻基层干部迎检压力。对基层干部既要压责任给压力,也要重鼓励给激励,既要压目标压任务,也要关心支持,确保他们身心健康,快乐工作。

致公党中央:加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发展,暴露出我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仍存在不小短板,主要体现在:监测预警能力不足,尤其缺乏新发突发疫情主动监测体系和预警机制;农村和社区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医疗技术能力不足;临床、疾控、科研协同不够,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得不到有序收集、研究和共享;防疫应急物资储备短板明显,关键物资应急生产及调配能力尚需提高。

建议:

一、切实提高新发急性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革新应对策略,建立完善的信息监测系统,提高主动监测能力。完善媒体监测与情报收集系统,重视一线亲历者、专业领域的专业学术意见和声音,科学甄别、及时发现具有潜在公共卫生意义的信息。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传染病监测方面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二、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在重大疫情中的防控能力。在乡镇、社区合理配置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加强培训及演练,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技术水平,使群众能够就近获得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落实预防为主、基层为重点的工作方针,深化改革,综合施策,真正补短板、建机制、强基层。

三、切实提高科学研究协同攻关的技术支撑能力。建立对重大疫情研究资源(包括病例临床治疗、病源标本、流行病学资料)开放共享机制,建立统一共享平台。打破实验室研究、流行病学、临床学研究之间的壁垒,集中优势力量开展大协作大攻关。建立稳定支持基础研究的长效机制,鼓励引导科研团队不追热点,甘坐冷板凳,长期、专注、系统开展研究探索,建设在本领域、本专业权威的科研团队和科研队伍。加强同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发达国家合作,分享信息和成果,积极主动寻求支援和帮助,在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治疗学等方面广泛开展科研合作。

四、切实提高防疫物资储备及调配能力。制定防疫物资储备方案,明确储备范围和方式,采取国家储备与企业储备相结合、分级分类管理的方式,提升防疫关键物资、设施、设备的应急供应能力。科学布局生产能力,按照“平战结合”的思路,建立物资设备储备信息库,厘清紧急状态下能够生产、提供关键物资设备的企业和个人,以便在紧急事态时,能够尽快组织生产和调配使用。建立应急储备管理机制,实时动态管理,及时更新信息,为应急物资调配夯实基础。

全国工商联:建立中国食品原料肯定列表制度

新世纪以来发生的2003年非典肺炎疫情、2008年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和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等,均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另外,不断暴发的禽流感、非洲猪瘟、欧美疯牛病等都是与动物饲料及饲养安全问题相关。为防范类似新的大规模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更加有效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管理不断提升,应尽快对我国食品原料和饲养动物饲料原料管理方面的技术与管理规范进行全面整理,建立主要原料、辅料、添加剂使用肯定列表制度,如同现代药物药典制度,对食品原料和饲料原料、产品的生产、流通、过程监测与检验、研究开发进行严格规范。

建议:

一、食品安全肯定列表体系中的主要和辅助食品原料包括植物性食品原料、动物性食品原料、食用真菌类产品及其加工品、人工基因改变物种及其制品的可选择品种、品质要求、应用范围、加工流通规范、监测与检验标准。

二、对于不在肯定列表中的各类产品包括野生产品、基因改变产品及其制品,任何人不得将其作为食物原料进行以市场销售为目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严格禁止捕猎各类野生动物及销售、加工和使用其制品。

三、对于各类食品添加剂单体、原辅料及混合物国家有相关安全标准纳入肯定列表中,对于各类产品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最终产品的含量、监测和检验方法进行严格规定,要求所有的生产、流通、使用者严格遵循。定期进行科学合理的审查,根据生产实践、市场监测、医学和卫生、生物学科学发展进行及时调整,并对公众进行知识培训、教育和普及。

四、鼓励和支持新食品资源、新食品添加剂、人工基因改造物种资源研究与开发,但是必须在特定、具备安全控制能力的前提下进行研究、开发,通过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环境经常受控测试确实不存在对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产生负面影响才可以有序推广和应用。国家通过有效的市场保护支持研究者可发展获取足够的市场回报。对于重大基础研究由国家集中资源进行研究和开发,并向公众推广和应用。

抓好防疫物资供给助力全球携手抗疫

习近平总书记G20峰会重要讲话指出,要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国将加大力度向国际市场供应原料药、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资等产品。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防疫物资紧缺问题十分突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年产量占全球约50%。经过前期各方面努力,我国以口罩、防护服、消毒液为代表的防疫物资产业陆续复工复产,同时大批企业跨界加入防疫物资生产,有效保障了国内需求。而从全球看,不同国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别巨大,应抓住有利时机,加强统筹、积极谋划,在确保国内需求和应急储备的同时,引导企业一方面为全球抗疫提供物资支持,另一方面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一是积极布局全球市场。在评估全球疫情形势和国内国际市场规模的基础上,加强风险研判,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布局重点,建立“市场导向、企业主导、政府支持”的“走出去”政策体系,帮助企业降成本、控风险、提高竞争力。同时,展现我负责任大国形象,开展疫情防控物资援助捐助,推动“走出去”企业完善社会责任机制建设,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

二是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国内防疫物资还存在市场集中度较低、国际品牌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应着眼长远,引导产业有调有转,重点支持企业先进技术设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提高产品供给品质和效率,完善相关产业生产链、提高行业集中度,主动融入并引领全球防疫物资产业链。

三是深化相关领域“放管服”改革。缩小和缩短出口行政审批的范围和时限,建立疫情防控物资项目审批的负面清单制度,全力促进防疫物资跨境贸易便利化。强化企业质量责任,加强市场监管,严把防疫物资质量安全关。

四是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布局。鼓励企业把握时机,利用有关自贸协定及WTO、G20、金砖等多边和区域机制,从代表性电子商务平台入手,借助口罩、额温枪等富余防疫物资低成本引流,加快海外市场布局和国际市场拓展,促进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增长,实现互利共赢。

(提案者赖明系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专职副主席)

从战略高度关注在疫情防控中守护中国制造产业链安全

制造业产业链环环相扣,一个环节受阻,上下游都无法运转。全产业链是中国制造和中国奇迹的有力保证,也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高级化的强大平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努力恢复我国制造业全产业链供应,避免产业链松动,为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做出中国的贡献。

一是打通“堵点”“痛点”,精准推动产业链上重点企业尽快复工复产。要支持和保障产业链重要环节上的重点企业、与疫情防控和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企业优先复工复产,并在金融、用工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政策。

二是科学评估疫情对我国产业链安全的影响,分类制定安全预案。针对疫情全球扩散势头,对我国产业链的国外供应链条安全性进行评估并制定预案应对,建立全覆盖的产业链安全数据库。

三是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在全球产业链调整重塑中增强我国产业链的控制力。要积极调整我国产业链布局,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在产业链重要环节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增强对战略性行业和重要环节的整体竞争力和控制力。

四是推动产业链跨国界依赖向当地要素和消费市场延伸,增强维护产业链安全的经济合理性。与拥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谋求合作共赢,或吸收当地的优势要素或向当地转移生产环节,推动产业链跨越加工环节,向要素和消费市场延伸。

五是构建国家产业链安全防控体系,加强对外商投资并购、中资企业“走出去”的全程防控。加强核心环节、敏感技术和高端装备“走出去”的管理和控制。加快产业安全法和配套规章的制定。加强对重点行业、重要环节的保护和救援。

六是着眼于建设制造强国高标准的要求,制定维护产业链安全的长效机制。要有效提升价值链,全力确保供应链,协同打造创新链,着力构筑防护链。建立维护产业链安全的宏观管理、协调服务、信息畅通、风险评估、预测预警等机制。

[提案者张占斌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尽快启动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康复医疗

据了解,许多新冠肺炎患者,特别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在出院时尽管核酸检测阴性,CT好转,但是大部分患者并未完全恢复其受损的器官功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部分患者有可能遗留永久的功能障碍和残疾。目前部分省份援鄂国家医疗队中,派出了重症康复专家、康复护理人员和呼吸康复师,开展早期康复介入,使新冠肺炎患者获益。同时部分方舱医院的医务人员与患者开展了各种类型的活动锻炼(康复训练),如运动疗法、太极拳、八段锦等,也取得了积极效果。综合湖北以及全国实际情况,应尽快启动新冠肺炎的康复医疗工作。

建议:

一、完善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康复医疗医保政策。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在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机构复诊,诊疗费和药费可依规进行医保报销。建议将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的康复医疗纳入医保,按比例给予报销,以争取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期。

二、尽快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参考方案。国家卫健委日前印发《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康复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康复方案》),对出院后患者的康复给予了比较详细的指导和要求。建议卫生健康部门积极加强康复过程动态关注,组织康复专家尽快规范新冠肺炎患者的康复评估,进一步完善康复方案以便更好指导日常工作,甚至形成指南推广至世界其他国家。

三、建立国家或地方康复医疗队。发挥各省级康复专业学会作用,组建国家或地方康复医疗队(包括医生、康复护士、呼吸治疗师、物理治疗师等),整建制或者与当地康复医疗力量合作,承担康复病区或者康复医院的工作。针对这一新的疾病所致的心肺等组织损伤和各种功能障碍,探索中西医结合行之有效的康复治疗规范。

四、做好湖北地区患者康复医疗工作。将新冠肺炎的医疗从前一阶段以临床救治为主,逐步转向以功能康复为主,分层、分类予以康复干预。第一层次,在重症救治病房配置有临床经验的呼吸康复治疗师,协助医师提供相关的康复干预措施。第二层次,尽快整合现有医疗资源建立康复服务体系。将方舱医院和其他救治医院的独立病区转为康复病区或者康复医院,收治达到临床出院标准但遗留功能障碍需要康复医疗的患者。第三层次,建立“互联网+”康复服务体系,为轻症新冠患者提供居家康复服务指导。

(提案者于欣伟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广东省委副主委、广州市委主委,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广州大学副校长)

运用工业互联网赋能,破解中小企业疫情“困境”

新冠疫情之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持“两线作战”、精准施策,持续出台支持民营企业的定向扶持政策,极大地激发了民营企业坚持奋斗的磅礴力量。

疫情加速凸显了制约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长期存在的诸多问题:一是生产模式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二是供应链掌控力弱;三是融资能力低,融资渠道单一;四是高端人才匮乏。

壮大民营经济需要充分激发中小企业内生动力,运用工业互联网赋能,是助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扩大工业互联网在中小企业应用范围。建议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组合拳,鼓励推动工业互联网扩大应用,提高中小企业在试点示范、创新发展工程等领域占比比重,加大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数字化建模规模,扩大以数据为支撑的中小企业生产模式转变。

二、精准规划,提高工业互联网应用效率。建议完善民营企业专项应用指导机制,协助中小企业自身评估,精准分类建设内容,以数据为支撑制定生产经营策略,实现精准预测与整体优化,达到供应链精益管理,提高风险预警与自救能力。

三、加大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应用,完善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专项数据平台。通过广泛连接形成以数据驱动企业经营生产的新模式,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和企业资产。通过数据精准刻画企业经营行为、评估企业资产,为针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提供有力依据。同时通过数据价值评估,以生产经营数据为抵押进行融资借款,丰富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四、健全权益保护体系,创造优质应用环境。建议政府优化工业互联网企业科技项目的申报流程和绩效评价机制,激励企业人才自主创新,集成创新,确保企业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不受侵犯,使优质创新成果尽快投入到实际应用之中。

五、智力资源共享,缓解人才难题。通过工业互联网整合工业及管理等智力资源,形成工业机理模型。通过智力资源与人才载体的适度分离,将人才聘用转变为智力资源直接运用,以共享模式实现智力资源对制造业赋能。

(提案者系孙太利民建天津市委副主委、天津庆达集团董事长)

来源: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