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提案工作 > 办复选登

上海政协提案选登:关于推进有机垃圾分类后资源化利用的建议
发表时间:2019-04-01

黄勇平、敬忠良、封松林、杨守业、徐玉芳、李道季、朱迎迎、

沈钦华、徐滕岗、李颖君、孙跃东、唐颐、何祖华、曾凡一

※背景情况※

2018年7月25日,市政府领导在市人大常委会扩大会议的报告中特别提到上海面临着有机生活垃圾处理难的问题。当前,上海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已经超过2.4万吨,其中,9000吨焚烧、3000吨堆肥、1.2万吨填埋。这三种方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技术问题及二次污染风险,需要创新技术改变目前的处理格局。

上海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底,要建成与全球卓越城市发展定位相适应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能力要达到3.28万吨/日以上,其中,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达7000吨/日,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目前,上海实际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能力距离2020年的目标,还任重道远。

目前,上海正在推进垃圾分类。这项举措将有利于垃圾减量化。但是,生活垃圾中占比较高的厨余垃圾,现在仍然采用的是传统处理手段(如焚烧、填埋等)。这些方法既占用土地、造成二次污染,又未能很好利用垃圾中的资源。

国内外正在推进利用“黑水虻”这种腐食性的昆虫来处理有机废弃物。黑水虻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独特的腐食性昆虫,可在10天内快速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昆虫蛋白与虫粪有机肥,从而使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可持续进行,安全性高,对人畜无害。

在杭州余杭区崇贤街道,一家企业于2016年中在4亩农用地上创建了浙江省首个“日处理15吨/天的厨余垃圾黑水虻生物转化与资源化再利用”工程实体,即黑水虻昆虫农场,就地、高效、环境友好地解决了当地一个18万人口村镇的易腐生活垃圾的处理难题,这项昆虫农场的民生工程已经稳定运行了两年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生态及经济效益。

在内蒙古包头市,一家科技公司采用集约化生物工程技术手段,于2018年前初建立了一个日处理能力超过100吨的黑水虻生物转化厨余垃圾自动化生产线及现代化工厂,即黑水虻昆虫工厂。

上述两种模式(即黑水虻昆虫农场与黑水虻昆虫工厂)工程运行实践表明,易腐生活垃圾(厨余垃圾)经黑水虻生物转化后,有以下特点:

1、易腐生活垃圾一次性减量化达到80%左右,无渗透液和二次污染问题,现在正在努力将易腐废弃物全部转化;

2、收获的黑水虻蛋白,可作用为畜禽与宠物的饲料和生物制品的原料,用途十分广泛;

3、黑水虻虫粪是理想的有机肥料,其转化效率远高于堆肥方式。

上述两种黑水虻昆虫农场及昆虫工厂的创新与实践证明黑水虻处理易腐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具有规模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技术优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

但是,这种具有资源化潜力的有机废弃物处理方法在上海并没有能够落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及分析※

造成上海垃圾处理极为棘手问题的根源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垃圾分类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细化。上海的生活垃圾数量巨大。市民也能够响应政府的号召来推进这项工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分类标示不清,分类不彻底,分类后集中收集再混合等问题。让认真进行分类的市民产生无论如何分都不会改变结果的印象。

2、新技术的引入和研发需要更多的重视。虽然大家都觉得垃圾资源化是一个很好的理念,但是对于这个方面的研发和引入还是重视不够,也没有资金投入来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以至于大家都在关心,但是没有实际的推动。

3、传统处理体系与新体系之间的衔接。新方法的引入势必会对传统处理体系造成一定的影响。虽然政府认为迫切需要引进和应用垃圾资源化的新方法,但是目前尚缺乏淘汰旧方法的法律法规。而人们一般都有惯性思维,认为传统方法虽然存在问题,但是仍然能够使用,从而阻碍了新方法的引入。

※建议※

有机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也是一种资源。若能利用生物技术处理有机厨余垃圾,可有效解决目前垃圾处理中碰到的难题。为此我们建议:

1、切实做好垃圾分类。本市目前垃圾分为“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等类别。分类不尽合理,易使投放垃圾的市民产生困惑。建议参考垃圾分类做得较好的国家的经验,增加“餐厨垃圾”(或“有机垃圾”)类别。为了方便此类有机废弃物的处理,建议在居民生活区、学校、政府机关、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等人群集中的地区设立专门的“有机垃圾”回收箱,每天用专用密封罐垃圾车定时收集,既有利于垃圾分类,也有利于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同时,从法规、技术和教育等方面加大力度,真正让上海市民在垃圾分类这个方面体现出应有的高素质。

2、建立黑水虻有机生活垃圾处理示范基地和标准化推广模式。由市政府有关委办牵头,建立具有一定规模(比如,日处理量为500吨左右)的黑水虻有机生活垃圾处理示范基地,包括选址、有机生活垃圾接收、预处理、黑水虻循环饲养、虫粪收集、虫体处理等环节,建立适合于上海的有机垃圾处理模式,通过示范基地形式,对昆虫农场和昆虫工厂两种形式标准化以便在全市推广,适应上海市区和郊区城镇的有机生活垃圾处理。可以先从收集全市餐饮业的厨余垃圾做起。目前,上海的相关部门正在组织全国力量,已掌握了利用黑水虻处理有机生活垃圾的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可依托相关企业。

3、协调传统处理体系与新体系之间的关系。人们常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简单焚烧或填埋既消耗了额外的资源,又浪费了垃圾本身的资源。有机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是一座有待开发的“金矿”。积极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符合绿色发展的宗旨,也可以为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效益。

面对有机垃圾资源化这种新的处理方式,将有可能与传统已经建立起来的处理体系之间产业某种程度的冲突。建议充分考虑原有体系的利益,建立引导式的机制,让各种体系之间能够充分融合,从而尽快促进有机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比如,政府可以利用现有的垃圾处理企业及其场地,投入资金和技术,鼓励和支持他们建立新型的有机废弃物昆虫处理体系。另一方面,也需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快落后方法的淘汰和新方法的引入。

上海正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如果有机垃圾问题不能很好地得到解决,焚烧和填埋带来的问题势必会影响这一进程。建议各方都以开放的心态支持和参与这一新体系的引入和推广,为上海的优美环境建设贡献一份力量。